本帖最后由 闲云野鹤 于 2024-12-16 10:49 编辑
1、定义:
M0=流通中的现金; 狭义货币(M1)=M0+企业活期存款; 广义货币(M2)=M1+准货币(定期存款+居民储蓄存款+其他存款)。
2、经济活动表现和M0/M1/M2的对应关系
M0 是流通中的现金,什么时候用现金多呢,一般是零售环节。M0 就反应了零售的活跃度,是老百姓日常消费活跃度的体现。但是这两年支付宝/微信等移动支付的兴起,中国社会逐步进入了无现金时代。流通中的现金逐步减少。M0 对于零售活动的反应趋弱。
M1 = M0 + 企业活期存款,反应了个人及企业流动资金的松紧度,M1高表示个人消费能力圈强,企业经营活跃,大量资金以活期的形势存在。M1 是经济活跃度指标。
M2 是所有银行体系认可的钱,可以理解为总的货币供应量。
对于M2和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,我们结合M1 一起看。如果M2在较长时间增速小于M1,可以理解为经济非常活跃,人们更愿意投资、花钱,而不是存钱。如果M2 增速在较长时间大于M1增速,可以理解为人们的投资热情有所下降,货币更多进入金融领域,而不是实体经济。
3. 影响M0/M1/M2的因素
影响M0的因素: A、老百姓的消费能力:M0 是老百姓日常消费能力的体现,所以老百姓的购买力会直接影响M0指标; B、移动支付:M0是流通中的现金,而移动支付使得中国在进入无现金时代,这个进程会直接影响M0。也同步会弱化M0 对于老百姓购买力的反应。
影响M1的因素:M1是经济活跃度的体现,经济的冷热会影响M1指标。
影响M2的因素:M2 反应了货币总量的供应情况,所以经济冷热会反应在M2上,同时,社会财富的总量也会反应在M2上。
为了统计货币供应量的多少和流动性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货币分成了三个层次。 第一个层次:M0=现钞。 第二个层次:M1=现钞+银行的活期存款=M0+银行的活期存款。 第三个层次:M2=现钞+银行的活期存款+定期存款+储蓄存款=M1+定期存款+储蓄存款。 一张图来总结一下,便是如下: 通过这张图,我们可以发现,从范围上看,M2包括M1,M1包括M0。 从流动性上看,M0>M1>M2,其中M1也被叫做狭义货币,M2被称为广义货币。 上面的口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定义的通俗口径,实际上,各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还会具体细分。 比如我国的M0不仅包括现钞,还新增加了数字人民币。 因此,各国在实际操作中,具体的口径会有所区别。 但是,这并不影响我们理解,我们只需要知道最重要的两点,一点是从范围上,M2包括M1,另一点是从流动性上看,M1>M2即可。 2、M1-M2剪刀差
了解了M1和M2是什么,就好理解什么是M1-M2剪刀差了。 M1-M2剪刀差也叫M1-M2增速差,指的是M1的增速与M2的增速之间的差距。 我们知道M2是包括M1的,所以M2与M1之间永远有一定的差距。 了解M1和M2的增速之间的差距,能够让我们知道哪一部分的资金增长的较快。 当M1增速>M2增速时,是正剪刀差,此时说明市场上的“活钱”增多,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比较乐观,更多的钱愿意拿出来消费或者投资,经济活力会增强。 当M2增速>M1增速时,是负剪刀差,此时说明市场上的“死钱”增多,大家对经济的预期相对比较悲观,不愿意投资或者消费,更愿意拿到稳定的利息,经济活力就会减弱。 通过观察M1-M2剪刀差,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经济的走向,因此是一个先行指标。
美股M1 M2
|